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召开2025年春季集体备课会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5-04-07浏览次数:

为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4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在会议室802组织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集体备课会。学院领导及全体思政教师参会,共同研讨新学期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方法。

聚焦教学难题,破解理论教学痛点。

备课会围绕“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核心目标展开,选取的是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示范教学活动“金课”开讲中的网络示范课。学习完后老师们针对教学方式积极讨论,教师们一致认为,需紧扣教学大纲,在坚持统一教学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与兴趣点,通过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等模式,实现差异化教学。例如,结合“新质生产力”“AI技术应用”等热点话题,将理论分析与现实案例相结合,增强课堂吸引力。

会上,教师们分享了数字化教学工具的应用经验。通过引入“云班课”“学习通”等平台,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互动数据化、考核评价多元化。同时,会议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通过诵读经典、实践报告展示等创新形式,增强课程的文化底蕴与时代感。

原理教研室主任陈丹表示作为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一线教师,首先要做到理论阐述的深刻性,把原理课给学生讲深讲透;其次,做到教学内容设计的巧妙性,吸引当代大学生,把道理讲活。最后,做到与当今我们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结合的紧密性。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上才能不断突破自己、提升自己。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毛传清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确保教学内容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同频共振。下一步,教研室将继续组织系列专题研讨,完善“一课多师”团队教学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程向更高标准迈进。

此次集体备课会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厘清了方向,凝聚了共识。教师们表示,将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打造成有深度、有温度、有共鸣的思政“金课”。